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点文章:
关于开展北京市级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专项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第四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
国家卫健委郭燕红司长最新发言 | 不得随意打
年检结论通知书
国家卫健委:大力支持、积极鼓励规范的开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 部署纪检监察机
健康“益”起来丨慈铭健康节,“胃”你守护
关于切实加强协会会员单位火灾防范工作的通
关于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五一”假期出行安
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服务函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
关于做好 2022 年国庆节期间相关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京西休干中心、石景山
热烈庆祝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北京市民政局召开市级社会组织专项工作动员
中共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委员会 关于做好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服务冬奥会工作汇报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在北京成立
2022消博会— 海南国际大健康保险论坛 邀请
深刻把握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
这个决议特殊重要
北京市社会组织助力北京冬奥会倡议书
热烈庆祝第四个中国医师节!
年检结论通知书
胡波会长和协会党支部获联合党委“百优百先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党支部成员到湖南会馆参
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党委授予胡波“优秀共产
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
协会党支部成员参加会长单位举行的 学习贯彻
一组关键词,速读习近平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
7月1日为何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把党建立在连队上,对企业组织能力建设的启
党史日历(6月24-28日)
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
协会党支部成员参加“深切缅怀先烈 弘扬革
市民政局有关部门领导莅临协会党支部召开的
陈权余处长到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调研
协会参加会长单位庆祝党建100周年“红色精神
市民政局有关部门就社会组织工作专程来我协
民政部社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性社会团体
党史日历
协会党支部成员参观庆祝建党百年特展
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社会组织 开展评比达标表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 严格规范社会组
【换个姿势看党史】这些重要会议,指引我们
发挥党建作用开新篇 引领社团工作添新彩
党建金句三百句
为党旗争辉! 为社会组织添彩!
   
信息快报
信息快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报  
信息快报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
发布日期:2021-07-13 浏览次数:732

近日,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报告强调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建议应关注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危险因素形成的作用。

 

报告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在生命早期强调心血管健康,采取以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零级预防为主的策略,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沉重

 

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6.66%,城市为43.81%。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报告指出,由于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等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广泛流行,我国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绝对人数还在不断攀升,这将进一步推高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吸烟率稍有下降

 

中国≥15岁人群吸烟率在2010年为28.1%,2018年下降至26.6%。其中男性吸烟率50.5%,女性2.1%。

 

农村人群的吸烟率(28.9%)高于城市(25.1%)。45~64岁年龄组现在吸烟率最高,达30.2%。

 

2018年中国非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率为68.1%。二手烟暴露最严重的室内公共场所为网吧、酒吧夜总会和餐馆。

 

除非采取广泛的戒烟手段,否则中国每年因烟草造成的死亡人数将从2010年100万人左右,增至2030年的约200万人,预计2050年将达到300万人。

 

膳食结构仍不合理


中国城乡居民蛋白质摄入量变化不大,脂肪供能比呈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为32.9%,已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上线水平。

 

中国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充足,但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的趋势仍在延续,杂粮和薯类、新鲜蔬菜、水果、奶类、水产品、大豆类、坚果等食物摄入量偏低;而食用油、食用盐平均摄入量远高于推荐量。

 

膳食因素对中国成年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率的归因比例虽有所下降,但随着总人口增加和人口老龄化,不健康饮食所导致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人数仍持续增加,从1982年的107万增加到2010~2012年的151万。


国人的饮酒现状也堪忧。2016年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人均每年酒精消费量是7.2 L,饮酒人群中人均每年酒精消费量是12.9 L。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约10年的随访发现,适度饮酒对心血管健康没有保护作用,而且随着酒精消耗增加,血压升高及脑卒中风险增加。

 

运动不足


2017年34.1%中小学生身体活动达标,较2016年略有升高。

 

2014年中国居民经常锻炼率为33.9%。20岁及以上的人群为14.7%,20~39岁人群最低,60~69岁人群最高。

 

1991年至2009年,中国成年居民平均身体活动总量从385.9 MET·h/w下降到了213 MET·h/w。

 

全国近3亿成人腹型肥胖


中国高血压调查显示,2012~2015年中国成年居民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检出率为29.1%,男性28.6%,女性29.6%,估计全国有2.778亿成人有腹型肥胖。

 

2019年全国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54.95万,归因于高体重指数的心血管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为38.64/10万,11.98%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高体重指数。


抑郁症


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1990~2017年,中国抑郁症患病率从3224.6/10万上升到3990.5/10万。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发现,居民重度抑郁症患病率为0.6%,重度抑郁症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HR=1.32),尤其是城镇居民的风险增加更为显著。

 

在基于医院的23项研究中,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51.0%,0.5%~25.4%为严重抑郁症。

 

四项关于社区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抑郁症患病率为34.6%~45.8%,3.1%~11.2%为严重抑郁症。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中国32家医院3273例抑郁症患者分析发现,约31.3%的抑郁症患者以循环系统疾病为首发症状。


高血压


1958~2015 年,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中国高血压调查发现,中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加权率为23.2%)。

 

青年人群(18~34岁)高血压患病率为5.2%,≥75岁居民为59.8%。估计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45亿。

 

中国≥18岁居民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粗率为39.1%,加权率为41.3%。估计全国有血压正常高值人数为4.35亿。

 

开滦研究发现,血压正常高值人群总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7.0%,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56.0%。2005年,血压正常高值造成我国成人22万心血管病死亡和12万因心血管病过早死亡。

 

201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31,869亿元,其中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占6.6%。

 

2017年,中国有254万人死于高收缩压,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疾病。

 

2010~2016年,我国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数由2010年的4215.9万人增长至2016年的9023万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3%。

 

血脂异常

 

2015年中国成人营养与慢性病监测(CANCDS)显示,与2001~2002年的CHNS(n=49,233)相比,我国居民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

 

现阶段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2012~2015年CHS调查显示,中国≥35岁成人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为16.1%、治疗率为7.8%、控制率为4.0%。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7中国资料显示,LDL-C水平升高是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归因危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和高钠饮食。

 

开滦前瞻性研究提示LDL-C的心血管危害呈“累积暴露”效应。


糖尿病

1980~2017 年,我国进行了多次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图3)。2015~2017年,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对75,880名≥18岁成人的横断面研究提示,基于WHO诊断标准,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

 

估计目前中国大陆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达1.298亿(男性0.704亿,女性0.594亿)。

 

基于浙江省糖尿病监测系统的分析发现,在新诊断的879,769例≥20岁2型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年龄标化总发病率为281.73/10万人·年。标化年发病率从2007年的164.85/10万人·年上升至2017年的268.65/10万人·年,年均增加4.01%。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发现,糖尿病明显增加了缺血性心脏病(RR=2.40)和脑卒中(RR=1.98)风险,50岁前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寿命估计缩短9年。

 

数学模型估计,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非常具有效价比,可减少9.53%的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平均预期寿命增加0.82岁,QALY增加0.52,平均总成本减少700美元。

 

慢性肾脏病

2009~2010年对中国13个省、市、自治区47204名>18岁的成年人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的总患病率为10.8%。估计中国约有1.2亿例慢性肾脏病患者。

 

来自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2016年的资料显示,2016年,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占该年度总住院患者的比例为4.86%,年医疗费用为276.46亿元,占该年度总医疗费用的比例高达6.5%。

 

代谢综合征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标化患病率为24.2%。

 

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提出的诊断标准,对16,872名10~17岁儿童青少年的分析发现,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4%。

 

睡眠障碍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发现,每周至少3天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白天困倦等失眠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11.3%、10.4%和2.2%。

 

有三种症状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HR分别为1.09、1.07和1.13。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与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关。

 

大气污染

环境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是影响中国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危险因素。

 

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57个城市室外空气质量达标,达标率为46.6%。

 

与2018年相比,除了O3以外,其他五项指标(PM2.5、PM10、SO2、NO2、CO)浓度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所有重度以上污染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78.8%

 

2000~2016年,中国归因于PM2.5长期暴露的超额死亡数逾3000万,年超额死亡人数在150万~220万。

 

冠心病死亡率攀升

 

2018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20.18/10万,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28.24/10万,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

 

2018年冠心病死亡率继续2012年以来的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冠心病死亡率上升明显,到2016年已超过城市水平。

 

2002~2018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图5)。从2005年开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于2007年、2009年、2011年超过城市地区,自2012年开始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明显升高,并于2013年起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显示,再灌注治疗的延迟仍然比较明显,只有约1/3的患者能在指南规定时间内得到再灌注治疗;三层级医院STEMI患者院内病死率明显递增(省级3.1%,地市级5.3%,县级10.2%)。

 

根据2001~2011年我国16,100份急性心肌梗死病历分析,大多数出院患者未收到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定期复查血脂及戒烟的五项建议。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PACS)分析发现ACS患者出院后规范二级预防药物的应用率逐年下降,出院时应用率为86%,1年后降至68%,2年后降至59.7%。

 

根据2010~2014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抽样数据库,推算急性心肌梗死年住院率为44.2/10万。

 

根据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直报数据),2018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为915,256例。2018年我国平均百万人口病例数为651例,冠心病患者平均置入支架数为1.46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死亡率为0.26%,急诊介入治疗占45.9%。

 

脑血管病

 

2018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粗率为149.49/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22.33%。

 

在所有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病位列恶性肿瘤(160.17/10万)和心脏病(156.73/10万)之后,为死因顺位的第3位。

 

2003~2018年,农村居民脑血管病各年度的死亡粗率均高于城市居民。

 

基于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资料,2018年1853家三级医院共计上报脑卒中入院患者3,010,204例。

 

缺血性脑卒中占81.9%,脑出血占14.9%,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2%。

 

脑出血占比最高的是西藏自治区(61.3%),其次是青海省(44.2%)和贵州省(34.9%)。

 

缺血性脑卒中占比最高的是海南省(81.0%),其次是黑龙江省(79.4%)和辽宁省(75.6%)。

 

对2018年度脑血管病监测平台全国31个省份纳入的269,428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分析发现,发病3.5 h内静脉溶栓率为24.2%,住院死亡率为0.4%。

 

根据2017年全国质控医院监测资料,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1 d,病死率约4‰。中位住院费用9942元,药物费用4230元。

 

心律失常

 

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发现,我国≥35岁居民的心房颤动患病率为0.7%,农村居民患病率(0.75%)高于城市居民(0.63%)。其中34.0%的患者为新发现的心房颤动,自己并不知晓。≥75岁居民患病率高达2.4%。

 

中国心房颤动注册(CAFR)研究对2011~2014年32家医院7977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分析发现,CHA2DS2-VASc评分≥2分和1分的患者中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6.5%和28.5%,0分的患者也有21.4%使用抗凝药。

 

根据全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网络平台资料,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手术比例逐年增加,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占总消融手术的比例分别为23.1%、27.3%和31.9%。

 

2019年置入起搏器比2018年增加9.3%。

 

自2010年起射频消融手术量持续迅猛增长,年增长13.2%~17.5%。

 

2019年共置入5031例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ICD年置入量呈持续增长趋势。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2019年较2018年增长2.05%。CRT-D的置入比例在逐年增长。

 

瓣膜病

 

在2016年9月至12月全国69家医院年龄≥60岁的8638例住院期间超声心动图发现中度及以上瓣膜病变的患者中,退行性变已逐渐成为主动脉狭窄和反流的首要病因,而二尖瓣狭窄则仍以风湿性为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学组统计,全国每年瓣膜手术约8万例。

 

中国心外科注册登记(CCSR)资料显示,2014~2018年中国瓣膜手术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4~2017年下降幅度为23.6%,2018年较2017年略有回升。

 

先天性心脏病

 

2018年中国城市居民先心病死亡率为0.84/10万,农村居民为1.02/10万,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

 

2019年全国724家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医院共进行先心病手术81,246例,占所有心脏及主动脉外科手术量的32%,居心血管外科治疗病种中的首位,但占比呈下降趋势。成人先心病矫治手术有较高比例。

 

2019年中国大陆先心病介入治疗总量为39,027例,较2018年增加6.32%。排名前五位的病种分别是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其中卵圆孔未闭例数较2018年增加73.77%。

 

心肌病

 

2001年数据显示,我国肥厚型心肌病(HCM)经年龄、性别校正后的患病率为80/10万,估计我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过100万。

 

HCM是35岁以下患者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一项入选529例HCM患者随访(4.7±3.2)年的研究显示,HCM患者心血管死亡年发生率约为1.7%。

 

我国一项研究对529例HCM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发现,43.9%的患者可检测到明确致病突变,其中占比最多的是MYH7和MYBPC3基因。

 

最近研究发现,纯合的DSG2基因的founder变异p.Phe531Cys是中国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患病因素,占比高达8%,且外显率高。

 

人工心脏

 

中国高血压调查分析了2012~2015年入选的22,158名居民,发现在≥35岁的成年人中,加权后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1.3%,较2000年增加了44.0%。

 

China-HF研究显示,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为4.1%。感染仍是心力衰竭发作的首要原因,其次为心肌缺血及劳累。

 

对中国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2~2015年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显示,利尿剂的使用率变化不明显,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明显上升。

 

目前在中国境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仅批准了两项关于人工心脏治疗终末期心脏衰竭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注册登记临床试验研究。

 

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EVAHEARTⅠ(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完成15例)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CH-VAD(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3家中心共完成23例)均表现不俗。

 

境内单位独立完成37例人工心脏植入术的围术期30 d死亡率为0%,术后1年生存率为92.0%,达到国际水平。

 

2015~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各移植中心实施并上报心脏移植年手术数量依次为279例、368例、446例、490例和679例,5年共完成并上报2262例。

 

2019年,中国心脏移植受者院内生存率为93.2%,多器官衰竭和移植心脏衰竭占早期死亡原因的50%以上。

 

2015~2019年,全国心脏移植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85.2%,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80.0%。

 

肺动脉高压

 

2014年全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中心协作组对1934例患者的分析表明,以经超声心动图测量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40 mmHg为诊断标准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为3.8%。

 

进入靶向药物时代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及家族性PAH1年和3年

生存率可达92.1%和75.1%。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在2007~2016年中国90家医院105,723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中,年龄及性别校正后的住院率由2007年的3.2/10万增加至2016年17.5/10万,住院病死率由2007年4.7%降至2016年2.1%,住院时间从14d降至11d。

 

2016年的数据显示,外科住院患者发生VTE主要危险因素是开放手术,内科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是急性感染。

 

所有患者接受第九版Chest指南推荐的预防措施的比例为14.3%,接受合适的预防措施的比例仅为10.3%。

 

主动脉疾病

 

我国一项主动脉夹层注册研究(Sino-RAD)显示,患者平均年龄为51.8岁,较欧美国家年轻10岁左右,高血压控制率低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对中国中部地区3个城市以及2个农村社区共5402名≥40岁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筛查发现,腹主动脉瘤患病率为0.33%。我国人群腹主动脉瘤的年生长速度为0.18~0.75 cm/年,小瘤体(直径3.0~4.9 cm)平均生长速度为0.28 cm/年,大瘤体(直径≥5.0cm)为0.75cm/年。

 

外周动脉疾病

 

中国高血压调查分析发现,我国≥35岁的自然人群下肢动脉疾病患病率为6.6%,据此推测我国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约为4530万例。其中约1.9%的患者接受了血运重建,据此估测实施血运重建的例数大约为86万。

 

我国下肢动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2型糖尿病,吸烟的致病性最强。

 

2018年中国卒中预防项目(CSPP)的颈动脉超声结果,发现我国≥40岁居民颈动脉狭窄≥50%的患病率为0.5%。

 

臂间收缩压差≥15mmHg是预测锁骨下动脉狭窄>50.0%的一个强有力指标。

 

对上海市老年社区人群研究发现,臂间收缩压差≥15mmHg的人数占1.8%。

 

一项单中心研究分析了1999~2017年179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住院患者,发现在年龄>40岁的患者中,95.9%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而年龄≤40岁患者中,90.5%为大动脉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肌损伤

 

一项针对53项研究涵盖7679例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在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期,住院患者(不含方舱医院)中出现急性心肌损伤的比例约为21%;而在重症和死亡患者中,这一比例进一步升高,分别达到43%和66%。

 

相对于轻症患者,重症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损伤的风险升高4.74倍。死亡患者中40%是由心血管事件造成的,具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死亡率往往更高。

 

癌症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病

 

一项入选71万例患者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18%的癌症患者伴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患有心血管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10.8%),其次是糖尿病(5.3%)和血脂异常(1.2%)。

 

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病是脑卒中(2.7%)、冠心病(1.7%)和心力衰竭(0.6%)。

 

心血管病康复

 

估计1亿人口中仅13.2家医院能开展心脏康复。医院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和农村开展的非常少。

 

接受心脏康复的患者多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而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肺部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参加心脏康复的人数非常少。

 

2009~2018年,中国脑卒中康复医院数量和康复床位数均有显著增长。2009年我国康复医师1.6万、治疗师1.4万和护士1.2万,2018年康复医师增加至3.8万,护士增加至1.5万。

 

国家卒中登记Ⅱ对219家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19,2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仅59.4%的患者接受了康复评估。

 

心血管病基础研究与器械、新药研发

 

通过Circulation、JACC、Eur Heart J和NatCommun等期刊的数据,可以观察到近几年国内高水平心血管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

 

2019~2020年,通信作者和主要作者均来自中国大陆、以探索心脏和血管解剖,发育与功能/发病机制为对象的基础研究论文共58篇。

 

根据研究方向,心脏病变相关研究46篇,血管领域研究12篇,涉及心肌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生长发育等方面。

 

心血管领域的创新在中国医疗器械创新领域占主导地位,占比达30.8%;而且国产原创产品有34项,占比87.2%。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近年来,中国多个心血管原创新药如心力衰竭治疗药物Istaroxime、心力衰竭治疗药物重组人纽兰格林(rhNRG-1)、正性肌力药物左西孟旦等在临床研究及实践中均获得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给心血管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另外,在现有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框架之外,也进行了传统医学用于心血管病治疗效果的探索,如芪参益气滴丸、心脉隆注射液、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部分药物取得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心血管病医疗费用

 

2018年中国医院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总人次数为2316.13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包括所有住院病种)的12.80%。

 

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772.34万人次)占比最高,分别为36.95%和33.35%。

 

1980~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年均增速为9.73%,快于同期全病种出院人次数的年均增速(6.34%)。

 

年均增速前三位的疾病为缺血性卒中死(12.03%)、缺血性心脏病(11.22%)、急性心肌梗死(10.94%)。1980~2018年糖尿病出院人次数年均增速为13.45%。

 

2018年,缺血性心脏病住院总费用1119.82亿元,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5.67亿元;缺血性脑卒中654.32亿元,颅内出血270.72亿元;高血压166.67亿元;糖尿病331.72亿元;

 

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自2004年以来,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颅内出血住院费用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89%、18.65%和14.00%。

 

2018年,心血管病次均住院费用中,缺血性心脏病的次均住院费用为13083.90元,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8879.30元;缺血性脑卒中9409.64元,颅内出血18863.63元,高血压6322.54元;糖尿病7773.90元。

 

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自2004年以来,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颅内出血的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09%、1.26%和4.7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北京市卫健委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总工会
慈铭博鳌国际医院
慈铭健康体检
Copyright 2004-2008 www.beijing-hmo.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0453号 设计制作:无忧网络
   
OEM:201107272203261305